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20%既能保留创始团队对公司的管理权,也能起到卡位,阻止竞争对手入局的作用。 IT老友记:“为什么腾讯收购58同城19.9%的股权,而不是更多,或者更少?” 姚劲波:“即使是20.1%,你们也会问同样的问题啊。” IT老友记:“只是好奇最近收购20%左右股权这个数字出现的频率比较高。” 姚劲波:“因为这个比例不大不小正合适。” 6月28日,腾讯以7.36亿美元获得58同城19.9%股份的消息再次引发讨论。不久之前,腾讯战略投资大众点评20%股权。还有京东商城,腾讯前期投资持股15%,等京东商城上市之后腾讯购买5%股权达到持股20%。 而阿里巴巴的投资中,前期投资微博占股19%,随后增持到32%,而阿里巴巴跟后期全资收购的UCWeb、高德地图的合作也是从20%左右开始的。此外,阿里巴巴还用20%左右的股份投资了恒生电子和华数传媒。 仔细看来,对于被投资的公司来说,20%左右的股份确实如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所说“不大不小正合适”。到底怎么个合适法呢,笔者为您拆开来说。 被收购20%股份意味着什么? 据姚劲波描述,本次与腾讯合作谈判到敲定前后只用了10天时间,可谓“神速”。据了解,本次腾讯收购58同城,采用增发股票的方式,以58同城股票30日均价购买58同城稀释后的19.9%的股权。 交易完成之后,腾讯将成为58同城的第二大股东,第一大机构股东;创始人姚劲波及管理团队仍为第一大股东。另外,由于58同城采用的是AB股权结构,姚劲波及其管理团队虽然占股比例不高,但依然具有超级投票权,而腾讯则得到15%投票权。 姚劲波表示,“腾讯将得到一个董事会席位,当然,58同城原有7个董事会席位全部保留。”鉴于腾讯在互联网业务上的经验,以及为了双方产品、流量层面的进一步整合,未来58同城会积极吸取来自腾讯方面董事成员的意见。 这样的合作模式并不新鲜,因为此前已经有京东商城、大众点评作为样板。腾讯战略入股,并带着巨大的用户流量,这些被投资的公司负责从业务角度“变现”。此外,“巨头”的背书也成为这些公司市值增加的“法宝”。 得到腾讯背书的京东商城上市既受追捧,从腾讯入股时80亿美金左右的估值,而现在京东商城的市值接近400亿美元。这显然是一笔马上见效的“双赢”合作。 再看另外一个接受腾讯入股的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巨头大众点评,接受腾讯入股之后,大众点评进入加速发展的状态,城市分站数量从40到100多,产品业务线在推广、团购的基础上增加了预|订,另外公司启动了事业部制管理对结婚、酒店旅游等行业进行深耕。 从产品生态,大众点评采用了“上游接流量、下游接服务”的开放合作战略,不仅并与腾讯旗下手机Q/Q、微信两大主打产品中的多个应用做了深度整合,还投资饿了么、大嘴巴等公司,进一步对本地生活领域的服务产品进行整合。 据公开消息披露,大众点评也将启动在纳斯达克的上市之旅,得到了腾讯的资金入股、品牌背书,大众点评的上市之路也多了一份保驾护航的力量。 据起源资本合伙人雷中辉表示,20%的股份还意味着,创始人团队可以对公司保留控制权。互联网公司有一个特征,创始人团队对公司至关重要,如果创始人团队失去控制权,公司的发展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因此,20%的股权正好是一个可以近距离观察、监控,又不会干涉太多的数字。 对于这些合作公司的未来,如果做到了“巨头”们在意的核心业务,那么被巨头全资收购也非常有可能,比如高德地图和UCWeb,起初阿里巴巴也是以投资占股的方式,但后期阿里巴巴为了进一步整合移动端资源,对UCWeb和高德地图进行了全资收购。 业内人士表示,58同城、大众点评这类生活服务公司跟腾讯的“蜜月期”可能会比较长,但京东商城跟腾讯微信的电商化业务,有可能在支付、平台资源分配等方面出现冲突。当然,这种事情需要时间来验证。 巨头的攻守之道 孙子兵法中提到,行军要进可攻,所向披靡;退可守,固若金汤。而巨头们的20%股权正好实现了进可攻退可守的想法。 先说守,即使只掌握20%股权,巨头们也可以通过20%的股权获得被投资公司的成长以及上市收益,而其创始人团队的积极性亦得以保留。投资公司不需要为公司管理层变动付出成本,但同时董事会成员的席位也能保证投资公司对被投资公司的部分控制权。 中科招商分析师易力表示,对于传统公司来说,控制一个公司可能需要51%的股份,即使是相对控股,可能也需要持股到40%左右。但是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20%既能保留创始团队对公司的管理权,也能起到卡位,阻止竞争对手入局的作用。 现在,腾讯已经成为58同城的第一机构大股东,腾讯同时还是京东商城的包含创始人刘强东在内的第三大股东。即使阿里巴巴想投资一个生活分类信息的网站,也只能去跟赶集网谈判了。 再说攻,20%的股权得到了观望机会,如果双方合作良好,巨头可以随时增值股份,进一步取得控制权,甚至全资收购。比如阿里巴巴跟UCWeb、高德地图就是从入股到增持到全资收购这样的步骤。 当然,除非对公司有极大的战略意义,否则公司不会选择全资收购这种方式。全资收购还分两种,一种像阿里巴巴与UCWeb、高德地图的收购方式,即收购之后成为独立的事业部,保持原来公司与品牌的独立运作,这种方式保留了原先公司团队的完整性。 而另外一个巨头百度对91助手、百度糯米的全资收购则更类似于“吞噬”。更名后的百度91和百度糯米基本被打散,百度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来维持的这些公司的现状和发展。 业内人士强调,互联网公司与传统公司不一样的是,传统公司有实业的积累,但互联网公司最大的资产是团队和用户,百度收购之后的做法是只保留用户,而流失了团队,所以有一定损耗。这可以算一个“用力过猛”的案例。 当然,无论攻守,掌握用户、现金资源的巨头们是拥有绝对的主动权,而先从20%左右开始,便有了“不多不少正正好”的小微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