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电影的黄金年代。
那时候西方出现了《阿甘正传》、《低俗小说》、《辛德勒的名单》、《这个杀手不太冷》、《肖申克的救赎》等等名垂影史的影片, 中国也在这时候拍出了《霸王别姬》、《活着》、《阳光灿烂的日子》、《蓝风筝》、《重庆森林》…… 这些影片所达成的艺术高度,至今鲜有后来者能够超越。
1991年,李安拍了他的第一部电影——《推手》,家庭三部曲的后两部——《喜宴》和《饮食男女》也相继于1993年和1994年问世。
90年代初大陆的伟大影片举例
虽生在这样一个富饶的年代,我成长的过程却相当贫瘠,相比于同龄人,我接触电影算非常晚了。
记忆里对电影的第一印象来自CCTV6,大概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
那天我走到客厅,电视里有一匹马驰骋在草原上,我问爸妈:“你们看什么呢?”
我爸指着电视说:“电影。”
满屏都是绿色,唯独棕色的马和骑马的人占了画面很小的比例,像一颗豆子在绿色的丝绸上滚动。很久之后我才知道这种镜头叫大全景。
当时这个画面让我有一种不同于平时看电视的感觉,现在想来是宽银幕效果带给视觉的延展性是1.33画幅的电视剧所不能给予的。
我很好奇地又问我爸:“为什么电视上下有两条黑边呀?”(由于那时候的电视都是4:3的纵横比,所以宽银幕的电影在电视上放映会在上下边缘产生两条黑边)
不记得我爸怎么回答了,总之自那以后我对电影的认识就是:上下带两条黑边。
虽然我小学时期生活在大都市北京,但我们并不是一个都市化的家庭,这表现在:大都市人该有的娱乐方式我们都没有,包括看电影。我妈妈似乎至今都没有真正买票走进过电影院。
我第一次进电影院,是小学应教育局的号召统一组织我们接受“电影教育”。我记得很清楚,小学总共去过两次,一次是看《妈妈再爱我一次》,另一次是陈凯歌的《和你在一起》,都在崇文区花市电影院。
老电影院
那是一个礼堂式的老影院,单双号要分别从两侧进入,坐在屁股下面是硬邦邦的木质折叠椅。印象中那块银幕很大,而且离第一排座椅非常近,如果像我一样坐在靠前的位置,需要把头仰得高高的才能看全,那感觉就是一个巨大的影像世界从上方笼罩下来,把你吸进去。
至今,我去电影院看2D电影还是会选择靠前的位置,追求沉浸感。
去过电影院以后我对电影的认识变成了:屏幕大、大家一起看,同场观众对于情节的反应可以被感知到。
真正有意识地去看电影从高中才开始,动机始于假期的百无聊赖,也得益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我们可以足不出户看电影。
如今看电影越来越便捷
炎热的夏天,摆上一盘水果,把脚翘在桌子上,打开迅雷影视的电影推荐界面,在一大堆陌生的电影里面选择一个评分差不多的就交代两个小时。
主动观影最初的乐趣就在于去另外一个世界玩一玩。
这时候我对电影的认识逐渐转变成了:短。它不像电视剧一样啰嗦,看完也不需要好几天,只要两个小时就能清楚地讲完一个故事。
那时候看电影比现在舒爽很多,因为空白。放眼望去的电影都是陌生的,你不知道哪个好,哪个不好,也感受不到电影质量的些微差异。未经电影洗礼过的认知像一个初入窑子的处男,每一位小姐姐都是可以的。
现在要想好好看一部电影,仅选片就要费一番功夫。经典电影已经收入囊中,新电影中的优秀之作也基本都在第一时间看了,要想再找出一部能让自己心甘情愿交代两个小时的电影并非易事。
我把观影的第一个阶段叫做:放纵。这个阶段的重点就在于放任自己走入导演营造的另外一个世界去感受一个故事,故事完了,观影也就完了,你不用去回想,大步回到自己的世界就好。
第二个阶段是较真,到了这个时候你发现自己没有办法好好看完一部电影,观影的过程中脑子时不时地会依据以往的观影经验评论本场电影或者猜测编剧套路。
对于一些影视从业者来说,他们中很多人到了第三个阶段:分析,从专业的角度来给眼前这部电影挑刺,或者揣摩创作意图。
我庆幸自己能基本停留在第一阶段,观影乐趣最多的阶段。这种乐趣让我在大学时期看电影达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基本上每天至少要看一部,很多时候是两三部。
最开始只是观影的数量快速增长,像赛跑一样,要赶快增加自己在豆瓣电影的“已看”数目,但质量始终不高,对电影的理解较高中时期并无太大差异。
生命中很多后来想起觉得意义重大的时间点,在当时都只是不经意地发生着。我对电影的认知实现大跨越是在2013年,大三的时候。
那年初,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二度拿下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一时间国内媒体争相报道,出版社赶忙再版了他的传记《十年一觉电影梦》,但因为销量太大,依旧供不应求。
我3月在亚马逊下单,拿到书已经是5月了。怀着朝圣一样的心情,我小心翼翼地把外面的塑料薄膜拆开,专门洗了手才翻开这本“”。
书的内容现在记得并不详尽,只是知道李安对于电影有一种宿命感,除了拍电影,他在其他方面并不在行。他的心中住着一位电影之神,这位神灵指引着他不断拍下去。
看这本书之前我并没有把李安的全部电影都看一遍,对于家庭三部曲也只是听说过。看过书之后,本着对创作背景和意图已有的了解,我找出他的三部曲窝在狭小的寝室看了起来。
《饮食男女》是在晚上看的,当时宿舍里只有我自己,我没有开灯,就让电脑屏幕里的世界成为房间里唯一的光源照在我脸上。
影片很平和,生活化,不过是一大家子人稀松平常的故事,但是结束之后却有种东西紧紧抓着你。是隐藏在生活背后的戏剧化冲突,是开头部分和结局完全的逆转,是影像带来的呼之欲出的人性欲望,是食色的真谛。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句话此后一直是我在各种社交平台上的签名。直到最近出于对女人更多的了解,才改成了“饮食男,女之大欲存焉。”
总之,这部影片开启了我对于电影新的认识,也让我成了李安的死忠粉。2016年《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上映之后,为了看李安首次实现的4K 120帧版本,我专门飞到北京一趟,回来之后别人问我有什么不一样,我却什么都说不出来。
想必是我最贵的一张电影票了
对电影的执着也从那时候开始。2013年选择实习机会毅然决然去了剧组,毕业之后也选择了电影行业的相关公司,最后又冒出了去美国学习电影的想法。
留学没成,2016年回到成都创业,最开始依旧抱着从事影片制作的想法,后来为了生存,公司业务更偏向于传统公关,离电影越来越远。
但有些东西真的是宿命。
虽然我现在没能从事影视行业,要自己拍电影的想法也逐渐没有了,但是我和电影却在因缘巧合之下通过一种新的方式连接起来。
也是在2016年回到成都没多久,我们团队正在探索公益运营的新思路,每天读着各式各样公益相关的书籍,同时筹备自己做一些公益项目的时候,上海那边给视力障碍人群在电影院放电影的新闻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视力障碍人群因为客观条件而没有办法像健全人一样欣赏影视作品,所以他们接受外界信息的方式少了电影这一条。但是电影在今天社会越来越重要,不仅艺术价值提升,同时一定程度上也成了生活必需品,承担起一部分教育、娱乐、提升、社交以及拓展谈资的功用。
所以,如果能让视力障碍人士像健全人一样欣赏电影,那么这件事情对于他们来说想必是意义重大的。秉着这样的想法,我们做了青芒无障碍影院。
在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放映
专业主持人现场解说(该场为首次影院放映)
放映形式上我们找专业的播音员、主持人在电影放映过程中对影片画面进行解说,从而达到帮助视力障碍者了解剧情的效果。放映范围我们最开始固定在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每月一次,后来我们又带着学校的孩子们去了真正的电影院。现在,这个公益活动已经不仅局限于学校,同样面对社会盲人放映,地理范围也不局限在成都,开始往其他城市拓展。
在西安的放映场次
到今年6月21号,青芒影院就满两周年了,最近也迎来了密集的放映,半个多月的时间我们在成都和西安两地放映了4场。
浸泡在这个工作中,又临近一个总结的时间点,我最近常想:这个公益活动背后的本质逻辑是什么?两年来,支撑我们坚持下来的是什么?
前段时间从西安放映回来之后,我在基金会的公众号写了一篇总结文,涉及到这个问题。那篇文提到:幸运的,是这世界上刚好有人需要你。(儿童节,给你听最动人的《成都》)点击前往
我并不觉得这世界上有谁比谁高尚,或者公益的就一定比商业的要更令人钦佩,所有事情的本质都是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平衡,只是有些事情从社会大众的视角看起来刚好解决了某些社会问题,然后被称之为公益。
拿我来说,我是幸运的,因为有一群人需要我们放映无障碍电影给他们,但同时我也需要他们。
做这件事情一来是视力障碍人士面临的现状让我这个喜欢电影的人潜意识里感觉不爽,于是我产生了要改变这种现状到自己更容易接受的样子这种心理需求,然后我们做了“青芒影院”项目来满足这种需求。
另一方面,我有一种继续与电影产生连结的需求,这件事情在我与电影要渐行渐远的时候刚好出现,来满足我这种需求,创作的需求可以通过撰写无障碍解说台本、探索一种新的电影形式来实现。
第三,每个人在付出的时候都在渴望着回报,这回报不一定是物质上的,更多时候是精神上的,只是有时候太隐晦连自己都没有察觉,但是当回报来的时候,就会有一种满足感,那感觉就是需求被满足了。
所以不是谁帮助谁,谁该感谢谁的问题,而是我很幸运地遇上青芒影院,参与到这个项目的每个人,都很幸运的被其他人需要着。正如我之前写的:
解说老师们是幸运的,他们的专业能力刚好被渴望电影的视力障碍人士所需要。
这些视力障碍人士同样是幸运的,这世界上有一群声音好听的人,刚好能在为他们解说电影这件事中获得快乐。
我们作为活动组织者也是幸运的,有这样两个群体需要我们把他们连接在一起。
每个人的需求在一个活动中连结在一起,大家给予的同时又都能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这是我们新公益理念背后的逻辑。
很多事情背后的逻辑都是需求的被满足,所以这些事情就不再美好吗?就要被看作是交换吗?
当然不是,如果这世界上的需求都能找到刚好满足它们的地方,那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而且是良性的,这难道不美好吗?
眼下青芒影院即将做满两年了,各方面的进展都很顺利,项目拓展也到了一个爆发期,很多其他省市期望加入进来。未来我们会把这个项目持续运作下去,从我个人的私心上讲也是保持我和电影的关系。
最后,送上一个两周年的纪念视频。里面有我们对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们的采访,有他们对于电影的理解。
青芒影院两周年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