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已逝,壮心不已‖周明炎和他的时代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05-10 14:56:27






6月10日下午,出差回汉途中,朋友发来一个微信链接:湖北联乐集团创始人周明炎逝世,曾建443栋别墅送乡亲。


心里咯噔了一下。老人半截断臂、清瘦面容,顿时浮现眼前。

原本打算有机会为老人写本传记,后来工作变动,忙于琐事,一拖再拖,没想到,这次是真没机会了。

1

周明炎的名号,我是很早就知道的。

几年前,我在楚天金报任要闻编辑。有同事写了篇通讯,嘉鱼一企业家建别墅送乡亲。我编的,印象挺深,写的就是周明炎。

更早些时候,我去嘉鱼官桥采访周宝生。当地人就告诉我,嘉鱼有两周,都是“镇县之宝”。除了周宝生,另一个就是周明炎。

2014年,我在楚天金报创富新闻中心,主持发布了首个湖北地方首富榜。咸宁首富周明炎成了我的重点研究对象……

然而,这些都是道听途说。真正与周老接触,是在2017年8月。

也是唯一的一次。

那时,我还在湖北日报咸宁分社。受咸宁主要领导委托,分社准备对周明炎做一次深入采访。接到任务后,内心有些兴奋。应该说,除了没见过面,我对周已相当熟悉了。

我先到了嘉鱼潘湾镇四邑村。这是周明炎的老家,也是他出资 “兜底”,为480户乡亲修别墅的地方。偌大的乡贤广场、荷花摇曳的休闲农庄、整洁气派的别墅小楼……这一切从荒野拔地而起,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观感。

参观了一些地方,也采访了不少村民。大家一致的看法是,周老板是一个好人,恩人,更是领路人。他虽然没在村里担任何职务,但村里发展重大事项,他从未缺席。

苗木基地、花卉基地、竹柳基地、现代农村旅游基地……通过周明炎的穿针引线,原本一穷二白的四邑村,有了自己的产业。在他的带动下,村里还涌现出一批致富能手,年收入10万元以上至少有三四十人,全村2016年人均收入达2.7万元。


2


2

但真正让我产生为老人写传记的冲动,是在见面之后。

前期的采访准备完成后,我们决定见见周明炎。那天,天气晴朗,因是八月,很快就热了起来。我们来到周明炎的办公地点——位于潘湾镇的联乐大酒店。

老人刚从四邑村转悠回来。

精瘦的身材,黝黑的脸庞,半截断臂,并没有想象中的企业家形象。乍一看,跟一个农村老头并无两样。

老头也够爽快,没有客套,直接就把我们领到他的办公室。

老头有着农民的耿直,讲话干脆、风趣。从小时候乞讨、吃百家饭,到创办联乐集团,再到四邑新村建设,他谈笑如风,没怎么停顿。

通过3多钟头的诉述,一个乡镇企业家长达半世纪的风雨历程,渐渐呈现在我们眼前。

从1950年代到1978年,他完成了“农民-工人-教师-生产队长-农民”的轮回——

讨过饭,初中没毕业就考入北京邮件学院,学习无线电;

养过猪,毕业后留校,因故被下放回家乡,继续干农活;

教过书,因看不惯校长整人,揍了校长,回家继续养猪;

守过场,后回乡当生产队长,倒卖废铜废铝,被打成投机倒把分子,几经波折,最终又当回了农民。

是改革开放,让他的人生发生了不可逆的转折。

他承包了村办企业,成为嘉鱼第一个万元户,却也因此失去了一条胳膊——因生产事故被截肢;

1987年底,他承包了亏损10多万的镇办床具厂,当年就盈利40多万元。几经周折,这家床具厂最终被卖给周明炎,成了后来的联乐集团,书写了一个乡镇企业的传奇。

3


周老是一个纯粹的人。这在谈话中袒露无遗。

作为一个身家上亿的老板,他使用的是一个300元左右的老人机。几次电话把谈话打断。有两次,老头一听是诈骗电话,毫不客气就在电话里骂开了。

地道的国骂,让我们听了也胆战心惊,就不知道电话那头的骗子,是如何感受了。

采访完已经中午。我们去农庄吃饭。路过别墅群时,我们提出拍照。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这时候,脾气火爆的老头,成了温文尔雅的大叔。

吃饭的时候,他掏出了自带的餐巾纸。随行的人介绍,老人为支持家乡发展,先后投了2亿多元,但对自己却很苛刻,“吃饭时多点一包餐巾纸,他都觉得奢侈”。

果然,吃过饭,我们起身的时候,老人又特意把服务员叫来,吩咐把几个菜打包。

这次短暂的见面,给我很深的触动。

回来的路上,我说,周老的一生正是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缩影。读懂了他,也就读懂了中国民营经济的原生力量。

大家都很赞同。

可惜的是,像他这样纯粹的人,这样纯粹的企业家,在中国已经越来越少了。

回望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致脉络——

1949年到1978年,以重化工业发展优先,以农支工,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原始积累,却导致轻工业用品的紧缺;

1978年到2000年,从优先发展重化工业转向优先发展轻工业,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形成了农村工业化浪潮。最高峰时期,乡镇企业占据我国工业制造半壁江山,可谓风光无限。

然而,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家产业战略的调整,乡镇企业经历了阵痛。于是,企业家们纷纷转向房地产、转向资本运作。当年的一批企业家,渐渐淹没在资本的浪潮之下。

只有为数不多的人,仍在坚守。


4


周明炎无疑是其中之一。

这就像现在的。因为手机2,他“手撕”冯小刚、刘震云、范冰冰,并曝出震惊网民的娱乐圈大小合同。

人们看到,像一个斗士,以一人之力,挑战大半个娱乐圈。这样的人,我们都觉得他是一个特别正义、纯粹的人。

现实是,这样纯粹的人已经不多了。

于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放弃实体经济,放弃制造业,转身搞房地产开发、搞资本运作。成王败寇,成功者可以笑谈“一个亿的小目标”,失败者无非摔摔杯子骂骂娘,而已。

当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向钱看”时,周明炎做了什么呢?

2005年,他把联乐集团交给儿子打理,只身回到嘉鱼,开始了人生第二次创业——

他投资800万元,在盘湾镇盖起联乐大酒店,只为让老乡开开眼,至今没回本;

他投资1亿元修建长江码头,只为了让种菜的老乡多一条运输通道;

他投资500万元建酒精厂,后又追加投资扩产,累计投资1亿元,“却没赚一分钱”,因为利润全投入到四邑新村的建设……

我接触他的时候,他已76岁高龄,疾病缠身,仍坚持工作。大到小学修建、道路硬化,小到垃圾回收、公厕清洗,他每天都要在村里转转,监督工程进展。

就在企业家们争相往大城市跑马圈地的时候,老周不仅自己回到嘉鱼,还说服联乐集团搬回了嘉鱼。

这让我想起了近年来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

从分税制到国税地税整合,从房地产为支柱产业到乡村振兴,从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到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建设,可以说,国家的经济重心正在向实体经济、向小型城镇化、向均衡化转移。

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经济的爆发点一定在小城镇、在新农村。

这一切,也正是周老这些年一直在做的。

但他并没有去凑热闹。当大家一拥而上搞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的时候,他不为所动,仍坚守着四邑村。他的目的很明确,用3到5年时间,让村民们的年收入达到5万元。

至于自己,他留给我们的,只有爽朗的笑声。

这,才是真正的企业家。

5


自从那次见面之后,我时常回味着他的话语,并不自觉地将其放在时代背景中去思考。他这样做的原因何在、意义何在?

我越这样想,就越萌发出为他写传记的念头。

可惜的是,我毕竟没有周老那样果敢的气魄。每天沉湎于琐事,加上工作变动,终究没能实现。

但我冥冥中感到,无论如何,周老的精神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我看待、处理问题的态度。在不惑之年,我毅然离开了工作17的省报集团,离开了曾以为将终老于此的传媒行业。

我不敢断言对错与否。但我知道,一个人的一生,毕竟有应该坚守的东西,也毕竟有需要放弃的事物。

正如加缪所说,人光活着是不够的。

对我而言,未来会如何我真不知道,这也是我所担忧和期许的事情。但我清楚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我唯一无法确定的是,这梦想还能不能实现,还值不值得去坚守。

我想,周老的事迹在一定程度上,会给我一些参照和思考。

获悉周老7日因病去世的消息时,我正在回汉的列车上。窗外,夏日的阳光灿烂无比,照进车厢一片明亮的金黄色。而当我从沉浸在周老的回忆里惊醒,天色已经暗淡,夕阳失去了热度。又过了一会儿,车就到站了。

一晃,几天时间又过去了。如今,距离周老离开我们,刚好一周时间。

匆匆写下上面的话,权作纪念。周老走好。


2018.06.14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